——記市六屆人大代表黃美華
7月5日,走進會同縣若水鎮翁頂村生態水稻種植基地,蟲鳴蛙叫聲中,翠綠的稻苗下,游來游去的魚兒不時“調皮”地跳出水面,一曲“稻魚共生”致富曲正在奏響……
“既種生態水稻,又養稻花魚,一水兩用,一田雙收。”會同縣翁頂生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美華介紹道,基地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,水稻生長期長達140至150天,由水溫低、水質優良的山泉水灌溉,全程不施用任何化肥、農藥和除草劑,生產出的“冰泉貢米”品質優良營養豐富,而養殖稻花魚可幫助除草,又增加一份收入。
黃美華(左)在村部征求群眾意見
黃美華是市六屆人大代表,來自若水鎮八宋村,在外務工多年。2017年返鄉至今,她一直致力于發展并推廣生態水稻種植、稻花魚養殖產業。2022年,合作社在翁頂村種植生態水稻7公頃,養殖稻花魚5萬余尾,并在其他鄉鎮擴大種養面積13公頃,輻射帶動力進一步擴大。
“要讓老百姓看到這樣子的模式是可以做的,而且真正是有效益的。”黃美華說道。合作社實行統一供種、統一耕田、統一田間管理、統一收割、統一銷售運作模式,吸納了100余名農戶,戶均增收1萬余元。2021年12月,合作社分紅大會為30余名村民發放農產品分紅及勞務工資共計20余萬余元,翁頂冰泉貢米成了村民的“致富米”。
“我覺得鄉村振興其實就是發展村集體經濟,然后真正為老百姓做點事。”2021年1月,黃美華當選八宋村村委婦女主任后,她打算將生態水稻種植和稻花魚養殖產業發展延伸至本村。“帶頭和大家一起發展產業致富,還可以種植健康食材食用,然后還能把土地循環利用好。”黃美華表示,發展產業一舉三得。
黃美華(左)與村民親切交談
除了發展產業,黃美華還熱心公益事業。據了解,返鄉之前黃美華從事了十多年的社會公益工作,并于2020年10月加入會同縣藍天救援隊,積極參加救援隊組織的學校防溺水宣傳、救援、疫情防控消殺等公益活動。“能為身邊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、為家鄉做事,服務別人、幫助別人,我覺得是最開心的事。”黃美華說。
“人大代表是群眾選出來的,代表的是老百姓,要解決一方老百姓的真正問題。”當選人大代表以來,黃美華感覺壓力更大,動力也更大。“要多下基層多走訪,收集不同老百姓的問題需求,分門別類整理清楚,更好地反映并解決問題。”她表示,既要當好村干部,帶動老百姓致富,又要當好人大代表,做好人民“代言人”。(懷化日報記者 補秀梅)
微信公眾號二維碼
網站APP二維碼
TOP